五台山夜晚灯光秀网红寺庙--广化寺

       在五台山寺庙群,有一座历史悠久却鲜为人知的寺庙,名为广化寺。

        广化寺坐落在台怀镇以北的一公里处,背靠著名的尼众律院,普寿寺面迎高耸入云的大白塔,两侧流淌着终年不断的清水河。红墙内外,被苍松翠柳和钻天青杨所庇荫。夏秋时节,山门外草碧花香;冬春之际,屋顶殿脊仿佛披起洁白的棉衣。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给这梵宫古刹凭添了无尽的清幽雅致。

        

       相传,广化寺始建于北魏,是孝文帝巡行后下令所修建,确有资料记载的是宋代。当时是五台山华严宗鼎盛时期,广化寺则是华严宗派的主要弘扬之所在,高僧大德经常聚此讲经说法,帝王将相也曾拨款建造,善男信女朝礼皈依,那些有着闲情逸致的文人墨客们,在这里观赏揽胜后,也曾留下过不朽的名篇佳句,现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入住该寺与方丈妙探玄机的故事迄今仍在民间流传。

       广化寺历史久远,经历了从华严道场到章嘉五处的更迭,也经历了从青庙改为黄庙的漫长岁月。如今,整座寺院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显得开阔而幽深。寺庙殿堂的建筑风格也明显地打上了朝代的烙印,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典型的清朝建筑的喇嘛寺院。据历史记载,是清代道光年间,由一名法号纳不海的大喇嘛所复建。

       沿中轴线观赏,我们更觉的这座寺庙整体布局的豪迈大气和庄严雅致。

       我们还是先从这一对威猛雄壮的石狮子说开去。这一对石狮形体高大,威风凛然,雕刻精细,匠心独运之处在于狮首前挺,一爪踩在石上,给人一种跃跃欲奔跑的感觉。

      一般的寺庙山门与天王殿合二为一,广化寺却不然,这里巧妙地利用宽阔的空间,单独建造的山门,故意使山门与天王殿之间隔开一段距离,并在间隔部分筑一石阶,石阶以下置放了近年来修复寺院捐资者的功德碑石,当我们迈入山门的时候,即可看到那些为捍卫祖国传统文化的志士仁人,他们的功德将永垂史册。举步石阶而上,精致宏丽的天王殿又现眼前,椭圆形的门呈三开间,端坐着的弥勒佛,首先给人一种既庄严又诙谐的艺术美感。殿内两侧的四大天王,形体威武高大,各自呈现一种愤怒而不恐怖、雄伟而不奇特的艺术形象。出得殿来,转身回望,手持金刚杵的韦陀更显得庄重严肃,将军面貌菩提心肠艺术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观赏过山门和天王殿的游客信士都感到,这里的建筑格局工巧有致,佛像塑造精细传神。其实,这些看似呈明代特色的建筑及塑像,都是在海水管家翻阅大量的资料后,邀请技艺精湛的工匠建成的。

      天王殿出来至文殊大殿台阶以下,一块宽阔平坦的地面,中间置放一香炉,雨后初霁或是冬雪刚过的时日,缭绕的香烟升起,于苍茫的雾气相辉映,呈现一派山岚雾霭的壮观景象。这个开阔的场地,供僧人居士做大型佛事活动,每当集会念诵,齐整的僧侣列队而至,在葛贵领念的指挥下,如法举行佛事,加之悠扬动听的黄教音乐吹奏,给整个寺宇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宽敞的殿院两侧,是近几年根据原貌修复的寮房僧舍,正好是东西各九间,合成一个十八的吉祥数。原来的香客居士,挂单的僧侣,尽可以按照佛教仪轨入住于此,了却他们朝山拜佛的夙愿。

      

      顺着寺院由低到高的形势拾街而上,便是广化寺的主要殿堂——大文殊殿了。大文殊殿亦称正殿,历史上称为大雄宝殿,内供释迦佛,现为文殊殿。大殿是保存完好的清道光时期建筑,外形典雅古朴,彩画依稀可辨,大殿呈三开间,面宽14.5米,进深10米,单檐四阿顶,顶尖突出,具有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寺庙建筑交汇的特征。殿内光线幽深而明亮,佛台上中间供文殊菩萨,两侧分别为观音和普贤菩萨。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数该殿内的石刻十六尊者。所谓十六尊者,即是十六位喜怒哀乐形象不同的老人,他们不仅面部各异,而且手脚身姿都得到匠师们的精细表现。每一尊者均刻在一块高1米,宽0.5米的石板上,石板为黑底,刻石摸白灰,显得非常醒目。可惜这样一组珍贵文物,竟不知毁于何时,寺管会已作了恢复的准备,并已经专家和匠师考证了历史的遗照,但愿这一文物珍品再现人间。

      当我们从正殿出来,回眸望时,却见这殿宇和佛像更是不同凡俗,门首左右的雕梁画栋,更使人感谢先人非凡的技艺。尽管佛像是补塑的,却是那样的庄严肃穆,如不是有人指点,你一定以为殿与像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两根明柱上金光灿然的镏金大字吸引着所有的人们:

      道场遍十方     无人无我

      佛法超三界     非色非空

      

      这是广化寺流传已久的楹联,它的工巧对仗,充满了哲理的意境,使我们立刻想到这里是一个高僧辈出的寺庙,要不,哪里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呢?

      殿前东西两侧两株粗细高低的生长状态极似的杏树,枝杈摇曳,春花秋实,与佛殿同风雨,与僧家共命运。关于这株杏树,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很久以前,有两位从云南远道而来的双胞胎姐妹到得广化寺,找到主持僧,要求落发为尼。她俩来到方丈门前,双双为方丈下跪,祈求为其剃度。那方丈睁开微闭的双目看过了这姐妹俩,只见她俩眉目清秀,聪明异常,举止言谈大方而不失礼貌,甚是符合僧家的规范,实在想收留下来,剃度为徒。但方丈又想,这俩个远途而来的女子,又有谁知道她们的底细情由,不能轻易收留。此念一生,方丈就想出一个考验的法儿来,他说到:咱这大殿外的台阶以下,开阔宽敞,却是没有一棵树,若有谁能在这里栽下杏树,庇荫诗庙,护持佛祖,那才是真正的信徒啊。姐妹俩听了方丈这偈语似的叙话,立刻悟道:我们要在大殿前种杏树。她俩暂时挂了单,住在居士寮,整日价思谋着杏树的栽植,但一直苦于没有杏核可供下种。那一日夜里,姐妹俩半夜醒来,互叙梦境,居然是俩人做了同一个梦。她们梦见有一位白发老僧拄仗立于居士房前,向他们打听种杏树的情由,姐妹俩喜出望外,给白发老僧下跪祈祷,祈求供她们种植杏核。老僧笑逐颜开,告诉她们:

       诚信不诚信,栽下两株杏;

       欲求杏树种,大殿檐下寻。

       话毕,她们正要寻问详情,醒来却是一场梦。姐妹俩互相诉说着梦中情景,解释着老衲禅语似的问话,忽然悟道:大殿檐下就有我们急切寻找的杏核。第二天天刚放亮,姐妹俩就在殿前给佛祖虔诚地扣上一个头,左右寻找之际,忽见台阶以下果然有两颗杏核,她俩拿了铲子,在殿前台基上一左一右载了两株杏树。

       

       一月过去,两月又来,三月头上,两株鲜活的杏树破土而出,姐妹俩慌忙地跑到方丈室,跪下叙话,告诉方丈杏树已经长出来了。

       方丈却是稳坐那里,微笑着答应了她们剃度出家的请求。从此,广化寺就多了两位虔诚的僧人。

      传说总归是传说。然而,大殿前毕竟生长着两株一般模样的杏树。她们枝杈摇曳,春华秋实,不正如两位虔诚的佛徒在日夜礼拜着佛祖么?多少年风雨疏抚,多少代高僧远去,寺宇几经兴废,杏树无言,在诉说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让人们想到了广化寺神奇的远古。

      最后一重殿院为文殊阁楼,院是近几年来恢复的,十分庄严典雅。

      现遗存于后院的,有一个北宋元丰三年(1080)的八角亭阁式石幢塔,可说是广化寺沧桑的历史见证。这个高有3米的石塔经幢,通身有青石雕就,下面的束腰须弥坐上,镌有龙,狮,虎,鹿神兽,韵味野出高古。幢身的一面,刻有一部陀罗尼经咒,已被风雨扶疏得依稀可辨。幢身正面,则刻着十个工整的大字:“宋故金坛郎十宫德之塔”,字体似为瘦金书,刚劲有力。这一华美典雅的石幢塔,雕刻得十分考究,若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看,它不失为广化寺至为珍贵的文物遗存。其实它的价值,还从另一个侧面,透射出了五台山文教文化的时代特征。

       据有关史籍记载,宋代是五台山华严宗盛行的一个时期,其特色是倡导禅教一致,出现了时称华严中兴之祖净源法师为首的一批高僧。广化寺作为弘扬华严宗的一个主要道场,当时的寺名为广华寺,就是取广弘华严之意。可见,广化寺在那时,就涂上了非常可观的历史文化底色。如今在这座古刹中徜徉,寻觅到的不仅仅是宋雕明砖,还可时时呼吸到古风扑面的浓重文化气息。传说,明朝有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夜宿该寺。徐霞客经阜平,唐县,从长城岭入境,由佛母洞而上诸台考察后,在疲惫至极中欲投宿该寺,不想被一个看门的小沙弥误以为乞丐挡在门外。徐霞客在无奈之下,正要返身离去时,惊动了寺中的老方丈华严大师,华严大师亲自出寺察看,对来人以礼相待,终于挽留了这位大旅行家在寺中下榻。徐霞客由此在寺中写下了著名的《五台山日记》。这则故事虽然是一个传说,但历史上的徐霞客,确在五台山停留过几日。

        广化寺在清朝时,迎来了又一次辉煌,堂堂正正成为章嘉活佛的“五处”之一。当时五台山的黄教,备受清朝诸帝青睐,特别是主持内蒙四十九旗、青海二十九旗教化的章嘉一支黄教,在大清的250多年的岁月中,始终维护了清王朝的政权。因此,累代章嘉活佛尤受帝王们的尊崇,章嘉呼图克图在五台山除驻锡镇海寺外,另划出善财洞、广化寺、普乐院、文殊寺、金岗窟五寺让其管理,故称为佛爷五处。

       

       广化寺作为其中之一,后院西北角的一棵松树,传说就是二世章嘉所植,还传说就在这株松树下,朝台的乾隆皇帝曾与三世章嘉密切交谈,共商政教大事。传说不等于史实,但传说往往能折射出历史的影子。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康熙皇帝对二世章嘉特别尊崇,封为国师,并在京为其修建了多所寺宇,还令黄四子雍正从其学习佛法。帝王的恩宠,二世章嘉不仅常在青海蒙旗巡化,在“柔服蒙藏”中做出了贡献。他还受命于朝廷,在五台山修建了菩萨顶等10座黄庙,为五台山黄教的兴盛和民族的团结融合,写出了新的一页。三世章嘉7岁入京,很快精通了汉、满、蒙、梵多种文字,掌握了医疗、历算、元音算术、诗律宝源以及佛学等知识,在京朝间,常和雍正皇帝同桌交谈,讨论政教大事,后于雍正十二年封为国师。正由于皇家和佛家这种微妙的关系,因此乾隆皇帝登基后,离京三年的三世章嘉回京,受到了如先帝时一样的尊荣。以后发生的事情,更使这位皇帝对三世章嘉刮目相看。一件事乾隆十五年,西藏发生的珠尔墨特那木札勒之乱,当时国师建议皇帝把西藏政教大权交给七世达赖和驻藏大臣共同掌握,因而迅速平定了叛乱。另一次是乾隆二十一年在外蒙发生的“阿木尔札那”和“达瓦旗”之乱,国师以自身的影响力说服了哲布尊丹巴,又一次迅速止息了叛乱。这两件事对乾隆来说,可谓是刻骨铭心。因此,乾隆每次朝台,国师自然伴在身旁。国师圆寂,皇帝不惜以“金顶玉葬”的殊胜礼仪安葬,其亲密的关系可见一斑。因此,说乾隆帝和三世章嘉在广化寺驻足、松树下交谈,讨论政教大事,实在是一件情理之中且不足为怪的事了。广化寺在清朝,作为佛爷五处之一的一处黄教道场,据说香火十分兴盛,僧人多时达百余人,举办法会,诵经唱念,佛乐浩荡。它作为少数民族僧人理想的安居修行之所,为民族感情的培养和不同文化的交流写下了新的篇章。

       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广化寺,这个占地9300平方米的偌大寺宇,则是清代道光年间一名叫纳不海的喇嘛复建的。这个坐北向南由低而高,呈四方形的黄庙,建筑得宏阔而大气,庄重而深幽,呈现着清代豪华精巧的建筑特色和黄教寺庙的风格,是一座典型的汉地“喇嘛寺院”。中轴线上,先后布列着山门、天王殿、文殊殿、和文殊阁楼,东西寮房僧舍九间,合成一个十八的吉祥数。

       

      今天的广化寺,住持喇嘛是海水师父,他年轻有魄力,把寺院整修一新,且修建后文殊殿,供奉五台山最高的铜铸千钵文殊菩萨,大殿金碧辉煌,堪称密宗和现代建筑的典范。

       寺院全部铺设黄色彩灯,夜晚8点半开始寺院灯光齐明,颇为壮观,吸引无数人来打卡,晚上因为观灯形成堵车数小时。。。。。来吧,看看广化寺的佛教灯光秀。

      23年初,由于景区交通和停车场绝限原因,广化寺夜晚不开门,广化寺的夜晚灯光秀也暂停,大家来五台山可以看看其他寺庙的夜景)

      五台山神舟旅行社为您提供门票预订、佛系导游、打折酒店、又见五台山门票,大朝台门票。咨询电话0350-6543333.

    

        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五台山拜佛旅游咨询平台,我们愿您五台山旅行提供咨询、接待。酒店预订、门票预订、进山车辆预定、拜会高僧、包车接机我们最专业。电话0350-6543333,微信1380344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