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当代高僧妙江大和尚

    明万历年间的五台山显通寺高僧妙峰大和尚,是一位流芳千古的大德僧人。他一生建树颇多,能让人经久不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由他负责建造的三座别具一格的铜殿的存在。这三座铜殿一座安放于峨眉山,一座安放于华山,另一座安放于五台山显通寺。但凡观赏过这些铜殿的人,都不由自主地要追本溯源问及铜殿的建造人。因为这三座巧夺天工的铜殿太不平凡太精妙了,故妙峰和尚便因这三座铜殿而永生。在如今的五台山,又出现了一位气度不凡的僧人——妙江和尚。他在佛学上造诣颇深,在寺庙建筑方面贡献很大。但笔者认为,他真正能像妙峰和尚一样让人常记不忘,恐怕还在于北台顶那一座高峻的汉白玉牌楼和那两座气势恢宏的汉白玉大殿。妙峰建造的三座铜殿全部结构都是铜;而妙江建造的一座牌楼,两座大殿全部结构均为汉白玉。两种建造材料相比较,铜比汉白玉往一块组合似乎要容易得多。铜在高温下容易粘合,而汉白玉不能。另外,从建筑的规模上看,妙江的汉白玉建筑要比妙峰的铜殿建筑大得多。我不能由此而推论说妙江比妙峰伟大,不能,绝对不能这样说。但我却有理由认为,妙江和尚将会因他在五台山北台顶叶斗峰上的汉白玉建筑而永生。

    这,绝不会是危言耸听。


一 深深的佛缘

   妙江,俗姓刘。1952年腊月二十日生于山西省阳高县古城乡西要村一农民之家。父亲早年曾在本县一个区镇工作。妙江的母亲是位忠诚的佛教信徒。妙江3岁上断奶之后,其母就将他送到了离村不远的一个名叫黑龙洞的寺庙内,跟僧人生活在一起。她的目的很明确,一求菩萨保佑她的儿子长命百岁,二求菩萨给她的儿子以佛缘和灵气,好让他在寺内僧人的影响下,从小耳濡目染,接受僧人生活和佛经的薰陶,以利长大一点之后,好送他到寺庙正式出家。用心可谓良苦。


   黑龙洞背山面水,松柏成林,绿草如茵,环境极为幽雅。寺内僧人除了诵经念佛,坐静修行之外,也参加一些劳动,如种菜种麦,挑水扫院等,自食其力,悠闲自在。自妙江来到庙里之后,黑龙洞又增加了一点童趣,那一成不变的晨钟暮鼓、参禅念经的声音之中又增加了点清新亮丽的孩童之音,无形中给古老的寺院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妙江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师父们给他讲的一些有趣的佛教故事和一些简单的佛学词语他都牢牢记了下来,于是在他那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就种下了善根佛缘的种子。


   从3岁到7岁这段时间里,妙江基本上是想回家就回家,想到庙里就到庙里,佛门和家门都为他敞开着,任一匹活泼的小马自由驰骋。多少年后,回想这段生活,妙江都不无感慨地说,这是他人生旅途中最无忧无虑的一段光阴。7岁那年,他姥姥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急需人服伺看护,妙江母亲便只得住到姥姥家伺候病人。妙江父亲长日在镇里工作,公务缠身,也不能顾及孩子。于是,从这时开始,妙江就常日住到了黑龙洞,成了一个未出家的“候补小和尚”。他在寺庙内长呆了3年。其间,他因好长时间没见到慈爱的母亲,异常想念,有一次他便跑出寺院,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妈妈——妈妈——撕心裂肺的呼喊空谷传响,惊天动地。他要去找妈妈,但又不熟悉路径。不知走了多久,他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他跪着不住声念着“阿弥陀佛”,期盼菩萨能指引路径,让他很快找见日思夜想的母亲。可谁想,左转右转,不知怎么他就又转回了黑龙洞。后来他回想这件事情时说,这就是佛缘,一种撕不断的缘分。


   9岁那年,母亲把他送到了学校。生性聪颖的小小妙江,语文、算术都学得很好,而且从小受佛的影响,勤劳吃苦,助人为乐,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放学后,他就又跑回了寺院,跟着和尚们烧香磕头,诵经念佛。他对母亲说,我不知咋就总爱往庙里跑。母亲说,俺娃生来是佛门中人,将来学得高深的学问以后,妈妈送你去出家。一提出家,他感到满心的欢喜,在校学习也就分外地勤奋。真正是撕扯不断的缘分。


    小妙江10岁那年,我国历史上着名的“三年困难时期”开始了。那是吃草根、穿树皮的异常艰难困苦的年月。为求生计,妙江被迫退学,被母亲送进了大同寺南门内的南寺。南寺又名善化寺。始建于唐代。就在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该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江在善化寺跟着和尚们上早课、晚课,记住了好多经文。他实际上成了一名未办理出家手续的小和尚。为了让他广结佛缘,他母亲又相继将他送往大同七佛寺和闻名遐迩的云岗石窟。在云岗石窟期间,他为了补学文化知识,又一边上学,一边念佛,辛勤穿梭于校门和佛门之间。到1967年,初中毕业之后,他便在云岗石窟正式拜藏通和尚为师,剃度出家,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佛家弟子。在此之前,他的父亲、母亲已先他而陆续出家为僧了。


   年轻妙江正式出家之际,正是荒谬绝伦的文化大革命在中华大地疯狂肆虐之时,为害所及,连脱离红尘的僧人也不能幸免。于是,他父母亲和他又相继被遣送回家,接受劳动教育。然他早已将心交于了佛祖,所以就在十年浩劫期间,他表面上在背毛选,实际上在默默背诵经文。一次,红卫兵让他背《为人民服务》,他背着背着就背开了《金刚经》,为此被红卫兵臭骂了一顿,红卫兵说他是疯了。他只含笑不语。他心说,唉,疯的不是我,是你们这些可怜虫呵!


    “文革”结束以后,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妙江一家又相继回到了原来的寺院。父母回到五台山,他又回到了云岗石窟。当他在阔别多年重又见到师傅藏通和尚后,两人悲喜交集,不禁唏嘘长叹,泪湿袈裟。其时,他已27岁。从3岁与佛结缘,其间断断续续,坎坎坷坷,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多年。但不管怎样,始终难改他对佛祖的虔诚信仰之情。这正应验了他儿时母亲对他说的一句话——俺娃生来就是佛门中人。


二 两度上佛学院


   1986年夏天,妙江师在恩师藏通法师的指点下到了五台山普化寺。当时,普化寺的主持是藏明法师。藏明与藏通是法兄弟,妙江和尚自然就成了藏明和尚的法侄了。十年浩劫后的五台山,比抗日战争和土改之后的景况更惨,好些寺庙被拆毁,一些没拆掉的寺庙也改做了饲养院,骡子圈。僧人被赶走了,神像被打碎了,历代留传下来的珍贵建筑和宝贵文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政策,不少僧人返回五台山,面对的是重建寺院的艰巨任务。普化寺也一样。藏明和尚靠自己的一点积蓄,竭尽全力加以修缮,为抢救文物,为恢复文殊道场,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妙江投奔于他名下,又给他增加了一位得力助手。妙江,身高体壮,膂力超群,加之不怕苦,不怕累,因而深得藏明和众僧的喜爱。他不仅在劳动中能吃苦,而且办事肯动脑,佛学功底也比一般僧人强,所以很快便引起了五台山宗教管理处的重视。为了培养佛教接班人,宗教处与五台山佛教协会研究决定,保送妙江和尚到南京佛学院去学习。南京佛学院设在“八大丛林”之一的栖霞寺。1982年秋,妙江参加了在栖霞寺的僧伽培训班。妙江和尚在风景如画、历史悠久的梵宇琳宫中,专心聆听了学院教务主任茗山法师和教师圆堪法师讲授的佛教基础知识、丛林知识、寺庙管理和佛教戒律等课程,学到了不少系统的佛教知识,提高了佛学水平。与此同时,他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阅读了不少经书,领会并背过了他所喜爱的《大悲咒》、《楞严咒》和《维摩诘经》等经咒。1984年春圆满结业,他返回五台山,被安排到五台山南山寺,担任副管家。南山寺素以演奏五台山佛教音乐而着称。欢迎外宾呀,举办什么大法会呀,需要庙堂音乐时,往往离不开南山寺的僧人乐队去演奏。妙江是既会吹唢呐、管子和笙,又会打击几种乐器,是个全面手。妙江的念经声高亢宏亮悦耳动听,被寺内僧众认为是弘一法师的再来人。那时百废待兴,寺内劳动任务很重。妙江能吃大苦,耐大劳,而且具有领导艺术和管理才华,很受僧众拥戴。一年后,他被五台山宗教处和佛教协会派去慈福寺当家。


    慈福寺里住着好多德高望重的老僧。其中有悟清、灵鹏、保生、寂贵等老法师。这是佛协的有意安排。落实政策之后,一些年事已高的老僧又返回五台山。其中有些僧人身体很不好,所以就将他们集中安排到了清静优雅的慈福寺。他们之中有些人已丧失了生活的自理能力,吃饭呀,个人卫生呀都操持不好。妙江到慈福寺之后,从内心深深地同情这些德高望重的老禅衲。他亲自动手,给老僧们打扫禅房,洗涮衣服,下厨做饭。他常常双手捧着钵盂,将饭亲自送到他们手里。有的老僧手抖得将饭送不到嘴里,妙江就十分耐心地用小勺舀着一勺一勺地喂。他真诚待人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打动了老僧们,他们一有病或者遇到什么困难,总像念弥陀一样,嘴里就念叨妙江的名字。五台山的民众见妙江,亲切地称他为敬老院的院长。日子在忙碌中一天天消逝,寺里几位老衲也一个个随着时间的流水而圆寂了。他们死后的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