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愿法师(1913-1991),中国当代名尼。俗姓翟,名尧臣,祖籍山东。祖父辈迁黑龙江双城县。自幼读书,1937年念至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经济系。1940年从慈舟老法师出家,法名通愿,号妙体。1941-1955年北京通教寺参学,依止开慧比丘尼,开始弘法生涯。1956-1969年随师及母居五台山。“文革”中遭受折磨。1972-1985年住五台山南山寺,弘传戒律,培养僧才。此间,曾在成都、大同两次为出家女众传二部僧戒。后又居繁峙圭峰寺、陕西终南山大愿寺弘戒,并建弘戒道场“吉祥精舍”。曾任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一生简朴,清高淡雅,志坚行苦,爱国爱教,广为僧俗称颂。
通愿法师的一生,以“华严为宗,戒律为行,净土为归”。她深感末法僧团涣散,非提倡戒律无法治理。法师积极投入创设北平“比丘尼八敬学院”,健全尼众二部僧中受戒的佛制。晚岁仍扶病在华北、东北和赴成都与隆莲法师合力圆满完成二部僧戒。经常有来自十多个省市的尼僧,依止法师听讲“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不顾年老衰病,为弘传戒律竭尽心力。自27岁出家以来,悲深愿大,心坚行苦,无私无我,弘法利生。
通愿法师的生活是清苦的。衣食极其简朴,常常将别人对她的供养移作佛事经费,生活粗茶淡饭,唯三衣一钵。身资日用,仅有几个纸箱,她清苦淡泊,身无长物。
通愿法师的生活是寂寞的。她一生奉行“三不”主义。其一:不收徒弟。因为要维护一个道场,弘扬佛法,必须海众和合,而收徒就有可能起纷争。其二:不可为其写传,法师常随弟子如瑞法师解释说:“原因是古人有传,是有修有证,为令后学见贤思齐,促使奋发图强,步前人后尘而得成就。法师自谓空消信施几十年,尚不知如何酬信施于万一,所谓三心未了,滴水难消。每思及此,惶恐万分、惭愧忏悔尚来不及,何敢再作戏论。”(《通愿法师事略》)其三:自己不著书立说。认为古往今来,祖师法语,佛经注疏,汗牛充栋,只要精研,依教奉行,足够应用,不需要自己的旁枝见解。通愿法师自有不同人处,她超越自我,超越时代,走得好远好远,以至显得茕茕孑立,孤单寂寞。
长按下面二维码加入五台山旅游咨询平台:获取五台山旅游新闻、攻略、酒店、寺庙介绍。服务:散客旅游、僧团朝拜、同业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