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胜寺坐落在号称五峰咽喉之称的五台县虒阳岭南麓,距离五台山台怀镇60公里.过去年月,属于西南方向通往五台山必经之道,路旁的小村是茹村乡龙王堂村,与寺院隔着公路。五台山朝圣者多成寺前公路经过,进入文殊道场五台山寺庙群台怀镇。
尊胜,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初传佛道,头顶可显出五个如来佛,称为五佛顶尊。其中一尊叫尊胜佛顶,这一佛顶专门负责摧毁一切烦恼的德行,因而释迦摩尼如来便这一神圣法宝传于弟子,称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示下佛弟子常诵经咒可增福增寿,往昔所造一切恶业皆可断灭。,
尊胜寺得名,却与经书及取经人大有因缘,据传当年文殊菩萨居住五台山讲经传法,救度众生。当地还没有这部神圣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文殊菩萨便在佛陀波利朝圣必经的虒阳岭示显现真身,点化印度梵僧佛陀波利,叫他西去取经。历经三年,佛陀波利取回了梵经并奏明唐高宗李治。高宗李治大悦,意欲赏赐重金给佛陀波利,佛陀波利道受命文殊菩萨取经,此行为分内之事,不敢领受任何赏赐,高宗便命日照三藏法师与佛陀波利共同翻译出佛经,留译本后还梵经给玻利。佛陀波利持经在西明寺再译一步佛经,带着梵经向五台山朝圣,在五台山金刚窟礼圣后再未复出,留下千古佳话,这就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传入的始末,佛陀波利尊者也被尊为文殊菩萨五尊之一,槊像于文殊菩萨身侧。
尊胜寺最早由佛陀波利纪念在虒阳岭遇到文殊菩萨示现大的老者而建市。始建于唐弘道二年(684年)称为善住阁,并建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石经幢”,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日本僧人圆仁慈觉大师入唐巡礼五台山到达虒阳岭,在石经幢身镌刻了佛陀遇玻利的事迹刻于经幢之侧,寺庙在明清屡次重新修建,最终称为现在的庄严景象!
现在的寺宇占地32000平方米,中轴线上有七层大殿,分别是天王殿,大雄宝殿,三佛殿,藏经殿,诸天殿,三皇三圣殿,五方文殊殿。寺后山顶还建有万藏塔,颇为壮观,堪称五峰咽喉的标志。。。。。。
进入尊胜寺,层层登高,曲折回环,给人一种“阶穷径幽疑无路,门启洞开又一景”的感觉,第一座殿宇天王殿为十字歇山顶建筑,殿东南两珠宋槐参天,周长3米和4.6米,颇具古风。殿内忠于职守的四天王面目狰狞凶悍,护持着法界众生和寺院安全。
大雄宝殿为本寺主殿,殿内主供缅甸玉质释迦牟尼佛。大雄宝殿东院我们可以看到南殿祖师殿,殿前是尊胜寺最为古老的宋代演教大师造的仿唐石经幢,幢身三节八面八角,经幢第一节正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序,,第二节幢身刻“尊胜神咒” 岁月抹去了不少字迹,大都难辨,第三层的四面皆刻有栩栩如生的佛像,堪称珍贵文物。
进入第三进殿,是三佛殿,殿内供奉楠木雕刻的横三世佛,中间释迦摩尼,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消灾延寿药师佛,右侧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大殿两侧供奉的是泥槊贴金的12圆觉菩萨,表情寂静,具有南传佛教色彩。
三佛殿后拾阶而上进入重檐歇山顶建筑的诸天殿。供奉佛教24诸天神。
24天殿后是三皇三圣殿,三圣殿下层供奉远古三皇:天皇,人皇,地皇。体现出儒道思想中国佛教寺院的融合。上层槊有佛儒道三圣:释迦摩尼、孔子、老子,更是把外来宗教与本土圣人合而为一。这种槊像格局在五台山尚属罕见。
三圣殿之后是五方文殊殿,殿内分供五台山东南西北中五座台顶的五种形象文殊菩萨,也是文殊菩萨吴中智慧的体现。
殿后为巍峨的万藏塔,万藏塔为密檐式,八面八角,共分九层,一至五层为楼阁式中空,六层开始为实心。1-5层的楼阁内供奉35尊小佛像,尤其第一层内供奉的三头八臂尊胜佛母实属罕见。佛像寂静端庄,是增长福德健康、长寿吉祥的慈悲佛母。登上塔身5层,远近景色收于眼底,颇觉心驰神往。真正感觉到五峰咽喉的称谓确实名不虚传。